伴随双十一预售正式开启,营销大战进入白热化,大小企业摩拳擦掌,宣传造势一波接着一波。
买家也提前进入“备战”状况,只等一声令下就开始“剁手”模式。
回顾去年的双十一,可谓精彩绝伦:
京东将“双十一”塑造为“全球好物节”,用“好物+好玩+好服务”引燃优质消费,最后成交额达1580亿;
唯品会玩好“无套路”的方法,用“一口价”告别数字游戏;
天猫则使用折扣券、红包、定金、津贴、门店券等将满减进行到底,创造了2135亿买卖额纪录,“亿元会所”达237个。
到了现在,双十一已不止是电子商务的事情,涉及衣食住行很多方面的品牌们都卷入了这场巨大的狂欢。能否整理更多的资源投入战斗,将决定哪个能笑到最后。
反套路营销,玩点不同的
在铺天盖地都是广告轰炸的双十一战场,买家审美越发疲劳,常规营销技巧很难擦出火花,那就反着来试一试。
为双十一营销加入异于平时、颠覆以往的创意,配合独特与革新的玩法,可以给买家带来全新体验,接收意料之外的惊喜。
1、买的越少打折越大,反剁手进行中
根据普通的思路,企业为了增加商品销售量,都会打出“买得越多,价格越打折”的标语,以刺激买家冲动购物。
当所有企业都围绕同样的套路,以相差无几的优惠,向精明老道的客户营销推广无差异的商品时,成效不言而喻:要么被直接无视,要么叫人感觉厌烦。
这个时候,可以试一试“反剁手”、“理性剁手”的套路,即明确告诉用户:在本店购买2件产品以内才优惠,超越的不优惠。
譬如,网易严选在16年的618期间,就玩了波反套路,全方位推出“3件生活美学”定义:
一反买越多打折力度越大的传统,规定购买3件以内优惠,超越3件不优惠,鼓励买家选择真正所需产品,过“刚刚好”的生活。
一来,活动形式不落俗套,让用户倍感新鲜;
二来,基于双十一“买完就后悔”的洞察,帮助用户理性消费,无疑会减少退货退款的概率,为买家和企业省下了麻烦。
最后,这种从“买家利益出发”、“确实为ta们着想”的营销技巧,非常能取得ta们的好感。
2、另类定位,推行“商品=凑单”方案
参与双十一大战的品牌多如牛毛,角逐激烈,而它们的满减、打折力度堪称全年之最,引得买家疯狂剁手。
对于定价比较低的商品,诸如零食、饮料、平时用品、小饰品、文具等等,除满足功能性需要的购买以外,更是在“跨店满减”活动中充当了“凑单”一角。
虽说心照不宣,但从来没企业,把“凑单”作为新作用与功效单独宣传。因此,当企业以“商品=凑单”为诉求,强势打入买家心智时,可以让买家在凑单中,第一时间想起你。
这是一种独特的视觉,给商品带来基础和核心功能以外的新定位,适用于底价产品,并基于满减活动的首要条件。
譬如,2025双十一,卫龙辣条以【凑单】为名甘愿退居“二线”,当起了所有品牌的男配,成了营销界的一股清流。
别的品牌只关心你买的多不多,卫龙还关心你买的累不累。
最后,以“凑单”为噱头的商品宣传,也能帮买家迅速做出选择,降低决策时间,便捷购物,何乐而不为?
3、用表情兑换折扣券,越夸张越值钱
在双十一大促中,满减、打折、兑换券等都是重头戏,除电子商务平台统一设置的官方打折以外,各企业还可自行推出更多打折。
根据正常玩法,买家通过消耗积分、预售下单、限时抢、免费领取等方法获得折扣券,从路径到券面都大同小异。
在营销力度没办法成为有效角逐点的状况下,怎么样能在海量营销推广活动中崭露头角,借折扣券打一场胜仗呢?
抓住当下买家爱玩、会玩的特质,为折扣券添加互动与趣味原因,“用表情或动作兑换折扣券”就是最佳的方法,具体操作如下:
企业借H5、微信小程序等工具为入口,用户仅需打开活动页面,上传带有规定表情或动作的照片,系统再依据夸张程度、动作幅度等生成不同价值的折扣券。
券面经过设计,显示个性化文案和图像,独一无二的获得方法+趣味十足的版面,势必会引发用户自觉推荐朋友圈的冲动,收成一波“自来水”。
去年双十一,网易考拉就这么玩过,用户上传带有笑脸的照片,就可生成依据笑容估值的同等价值红包,可直接在网易考拉线上购物平台用。
真正的“卖笑”换钱,如此有趣好玩又不失温暖的互动方法,也为它带来了不小的双十一销售量。
买家对“专用”两个字特别敏锐,伴着对独特、个性的追求,用表情生成的折扣券独一无二,等同于“定制款”,自然备受喜爱。
因此,企业可以顺着如此的思路,策划一些带用户属性、元素的活动。
4、“双十一+光棍节”组合打法,单身营销走起
别忘了,在双十一成为剁手大狂欢之前,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——光棍节,流传于青年的娱乐性节日,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汪。
当99%企业的目光都集中到“双十一”这个点上时,剩下那1%以“双十一+光棍节”的组合打法进行营销,就看上去特别。
现在,国内的单身人口高达2亿,庞大的基数带来可观的流量,关于“另一半”、“相亲”、“脱单”等话题的讨论居高不下,甚至催生了“单身经济”产业链。
光棍节正是营销的好机会,在双十一加持下,热度只增不减。
双十一单身价、单身打折、单身礼包
通俗点说,就是巧玩“数字”、“双关”与“谐音”梗,具体玩法包含:
①在双十一当天11:
11下单的用户可获赠专用礼品一份。
②推出单身大礼包,仅售1天,单身价可定1.1元、11元、111元。
③以“半”为噱头,单身正对应了“无需另一半”,即5折打折。
④双十一期间,买“单数”件基于社交平台的互动打法
无论是双十一还是光棍节,都是热点议题,把两者放在一块讨论,愈加能带起用户的兴趣,以官博为媒介,开启互动模式,可拉近与买家的距离,达到宣传目的。
依据网络特质,短平快的段子、互联网用语比较适合传播。
因此,各大企业或品牌可发起#你不只单身,还没有钱剁手#、#听说单身的人手速飞快#、#今天,你“脱光”了吗#等话题,把商品或营销信息隐于其中,引导用户互动,顺势打一波广告。
thinkpad在双十一的大狂欢中,以一句“孤独,何止今天”冰凉了千万颗心,文案“不要在独居时生病,深夜感个冒,会叫你连墓志铭都想好了”好笑又心酸,讲出多少光棍的心声?
总之,与用户交际,记得猛戳心就对了。
5、双十一剁错的手,翻车现场大整理
双十一等大型优惠活动里,好物攻略、必买清单见多了,几乎成每年必须具备的节目,科普的文章、微博一大堆,用户不足为奇。
事实上,“买完后悔”系列不在少数,却没几个洞察是从“买错”这点切入,而全部集中到了正面整理。
因此,大家可以以“过去剁错过的手”为话题,发自灵魂的拷问,随便就能撩动用户脆弱的心弦:哪个没后悔过呢?说多了都是泪!
例,知乎#双十一买错现场#罗列了数个翻车场景,深深感觉到“剁手一时爽,过后火葬场”的绝望。
通过如此的方法,引导用户畅所欲言,将获得到的精彩留言整理出来,形成一份独理性消费一无二的“后悔清单”,以告诫用户理性消费,买真正有需要的。